SUNNY 的大學生活 : ): 【 新聞 】新中國6大消費族群

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

【 新聞 】新中國6大消費族群

暴富黃金10年 搶攻新中國6大消費族群


藏富族、品富族、炫富族、精買族、爬升族、甩貧族,新中國6大消費族群成形。當中國中產與富裕家庭激增,變形市場如何掌握?2011年兩岸三地一千大榜單揭曉,電子、汽車、服務業進入迥然不同的命運,誰是這一回的贏家?
對來自台灣、目前擔任百勝集團(Yum China)中國總裁的蘇敬軾來說,過去肯定是他職涯最驕傲的一年。哈佛商學院今年春季將百勝集團納入最佳案例(旗下主要有肯德基、必勝客及Taco);商學院一行人飛到中國,拜訪他的高階團隊,哈佛教授David E. Bell還親自在哈佛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CEO分析,KFC如何成為全世界餐廳的最佳模式。

FROM 天下雜誌 2011.05


貴就是好?揭露中國6大消費面孔

■ 文/賴建宇

FROM 
中國人正在改變,變得全球企業迫不急待的想了解,他們想要什麼?麥肯錫在中國最新消費者報告,針對15,000名消費者、橫跨49個不同規模城市指出,中國消費者正以全新的6大族群:藏富族、品富族、炫富族、精買族、爬升族、甩貧族,展現消費力。中國消費者的真實故事,揭露 6大新消費面孔的完整樣貌。

1.
藏富族
特質:與全球同步的頂級。不計代價買健康安全。
定義:家庭年所得100萬人民幣以上。
未來5年內奢侈品年消費力達六百億人民幣。年成長率25%。這群消費者更重視健康,購買保健食品不手軟。在黑心產品充斥的中國,他們對品牌、口碑的重視全球最高。擊破:重品牌、行銷→
廣告效益100%以上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好,還要更好的精神


2.
品富族
特質:廣告決勝負的頂級客層。
定義:家庭年所得30萬到100萬人民幣。
這群頂級客層購物更感性。對廣告、品牌的重視,比起歐美日消費者更高。過去兩年間,對於口碑的重視也快速增加。他們可以花在奢持品的收入比例,也可望上升到1/4。未來五年奢持品消費年成長率高達15%。他們購物時考慮也更多。譬如平面電視畫質要好,功能要多之外,外型也開始要求設計美觀。
擊破:行銷等廣告效益→廣告效益30%、產品品質要求70%


3.
炫富族
特質:「貴就是好」的忙碌消費大軍。
定義:家庭年所得2030萬人民幣。
這群中產消費大軍,更忙碌,更重視休閒娛樂。正朝向購物次數減少,單次購物金額增加的生活型態邁進。對他們來說,購物也是娛樂的一種。廠商不能只是賣產品給他們,最好連闔家歡樂都送給他們。奢持品消費力年成長18%。他們願意花錢買名牌衣服、鞋子等,只為了彰顯身分地位。他們相信「貴就是好」,購物的質量俱增。
擊破:重ˋ品牌ˊ廣告效益60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『貴就是好』、炫富心態,但是為全中國最大的消費群體



4.
精買族 
特質:人數市場成長最快,消費具替代性。
定義:家庭年所得10萬到20萬人民幣
這個階層是中國奢侈品未來幾年的成長主力,是兵家必爭之地。年成長率達3成以上,市場規模從96億人民幣,5年內上升到近400億人民幣的規模。也是這群新興中產階級,讓中國精品市場成為全球最大,佔全球1/5的重要推手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批消費者購買奢持品是有替代性。只要多買12件高端消費,就會減少其他支出。
也因為這群消費者傾向年輕人為主,購買個人化用品會勝過家庭用品。
擊破:個人化產品需求不再以ˋ家庭、使用壽命ˊ為考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網路行銷成功率70%


5.
爬升族
特質:產品不升級就掰掰。
定義:家庭年所得5.5萬到10萬人民幣。
這群消費者,因為物價房價高漲,以及相對貧窮感,消費力道減弱。
他們將大量提高所得翻倍到
10萬到20萬之間。
目前做這塊所得階層生意的廠商必須要趕緊隨著消費者升級,定位自己為中端產品而非低端。
擊破:有多少用多少廣告效益10%、重ˋ實用性ˊ


6.
甩貧族
特質:致力於消滅貧窮的一族。
定義:家庭年所得5.5萬人民幣以下。甩貧族每年以4%的速度減少。是中國展現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成果。
目前主攻「超低價」商品的廠商,若不趕緊提升產品力,
5年內也將會隨著「滅貧」而被滅掉。
擊破:有夢最美廣告效益70%以上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● 主要內容 ○
一、中國的中產階級以爆炸的速度突飛猛進
        中國社會階級呈倒V字型
        台灣社會階級呈  M字型

二、購買力躍升全球no.2
        集體實踐「我消費,故我在」

三、視野大開
      
他們快速學習、勇於嘗新、大膽消費。
       中國人正拉開消費的視野,經歷過奧運、世運、亞運,網絡與交通建設興起,
       農民工和內陸人民快速學習大城市的消費習性。

四、捨棄大眾商品,轉向追求品質
       開始注重生活品質

五、 通路大而
     
製造業也不再滿足「Made in China」(中國製造),
    快速轉向「Made for China」(為中國製造)。

● 潛在問題 ○ 
一、經營資本提升
       
中國的勞工薪資與房租仍持續上漲。中國政府對外商的優惠措施減少。

二、大鯨魚模式
       如同台灣的中小型蝦米產業,遇上南韓的國家扶持型大鯨魚產業。
       引發惡性鬥爭,血本拼比!

三、戰略調整
       需要應地治夷!
       每個國家發展策略之不同
       在中國先做到『廣』,自然會變『大』!

四、融合與創新
        兼容並蓄
       不但要含有中國特色,更重業也要擁有國外的特色
       擁有『潮流優勢』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追蹤者